高分榜單
HIGH SCORE
GRE

「Annie 謝」GRE考取320高分!

考生姓名:Annie 謝
考生身份:半職考生→全職考生
學校及科系: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
英文背景:學測15級分
考試地點:一戰台北馬偕護校
考試成績:一戰V152 Q168 AW3.5 總分:320分 
考試日期:2018/08/05
備考教材:字神真經班講義&補充教材、新GRE寫作5.5(作者:李建林,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)、考滿分網站
 
【心得/各科準備方式】
先說為什麼去字神。其實就是朋友介紹的,但去試聽以後覺得很棒!
準備GRE的過程覺得英文完全是一個以前沒學過的科目,以前都是一篇文章下來就開始苦讀,想辦法整篇看懂,上了課才知道原來,沒有用這種方法念過、思考過英文。
我一開始是邊實習邊準備,從2017/10月開始上真經班上到2018才上完,中間並沒有很積極的準備,一直到快到考試的四月才感到為時已晚,五月考前一個多禮拜決定將考試延期。講這段經歷是想說,要考試真的要有足夠的決心跟行動力,也向能夠邊上班邊考試的人表示敬意,最後就是我覺得在缺乏足夠行動力的前提下,只上video衝刺班(沒同學又堂數少)的確會讓人比較沒有要準備的緊迫感。
後來我因為要考國考而整個沒唸英文,真正念書是7月一個月在沒有任何外務的情況下整天只念GRE。
以下分幾個方向敘述:
全部課程or衝刺班
一開始選課的時候滿猶豫,因為我其實沒接觸過GRE,托福也是多年前沒補習考的,而衝刺班是設計給考過試要加強複習的人。最後因為覺得自己沒時間上完所有課程(我之前有同學報名了最後沒上完)而選了衝刺班。但我得說這樣的方法,準備過程會因為缺乏上課時老師一步一步帶領,有一段很吃力的期間,包括很懶惰、單字背不起來(兩堂課上完2020個單字)、閱讀抓不到重點、作文根本不知道怎麼寫等等。但我想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衝刺班吧。
 
-完整課程 -
1.能夠透過上課熟悉考試的狀況,自己練習時省下挫折的摸索期(這很重要)
2.(聽說)後面有些課程是在不斷練習類似東西,比較沒空上課的人或許會想省略
3.上課+複習的時間其實很多,而且上完課很累無法馬上念書
 
-衝刺班-
1.省時省錢
2.能把時間花在想練習的部分
3.需要摸索期
4.真經班有少數文章是完整課程上過的並不會細講
 
現場上課大家一起比較有念書的感覺,還可以問問題
VIDEO可自行調快慢、重播想聽的地方
 
時間分配
我會規定自己一整天每個科目都要做到,早上R下午晚上W+Q,每段開始之前先背五面單字。每份東西會複習個2-3遍,最後留1.5個禮拜全部再複習一次。
 
【字彙】
教材:威廉老師2121、考滿分
單字是我的罩門,在第一階段準備時我花了超多時間背單字但都背不起來。但真的就像大家講的,要熟悉單字以後做題目整個答對率才會提高。我先把2121斷斷續續背了兩次後,開始做考滿分+2121並行。背的時候挑戰腦力運用各種諧音跟圖像很有幫助。做題目會發現有些背過的字卻想不起來,此時利用句子可以加深印象。另外AnkiApp和Agenda兩個APP也可以輔助,把不熟的單字放進去幫忙複習,但是我不熟的單字太多,光把字輸進去就花好多時間,所以最後就放棄了。
 
【計量】
教材:上課講義、考滿分
我其實做題的時候就很少全對,總會粗心一兩題,最後還是沒滿分。高中時候是三類,大部分題目其實都滿OK,只是有少數排列組合問題有時候要回去看一下。這方面我好像無法提出太有建設性的建議,只能從高中經驗猜測把相同類型題目累積練習會比較有效。
 
【閱讀】
教材:
1.上課講義:前後可能看了5遍吧,還沒到老師說的反射,但在別地方做題後再回來看,有些老師教的技巧或看文章的方式會覺得恍然大悟。
2.補充資料裡的閱讀300篇: 對只上衝刺班的人滿推的,數量多、按照難度分級,是以前考過的題目。裡面康老師有詳細解釋要怎麼練習,我覺得好用的有放在下面。
3.考滿分:其實我光300篇就做不完,所以沒有真的用很多,主要用在後期練習測時間&易錯題型。
 
方法:
一開始真的是看非常久,又錯很多,詢問助教的建議後有慢慢進步。以下分享:
1.一次做個4、5篇再對答案,會比較有語感跟臨場感。一開始一天做5題,後來可以10題+複習之前的。
2.改完答案我會遮起錯的那題重新想一遍我會選啥,然後再看正確答案是什麼,並檢討為什麼。也標出覺得會想記的單字,背2020背到煩的時候來背這個會心情很好。
3.再來是整篇閱讀看懂。我會用不同顏色標示不同重點,例如單字是藍色銀光筆,句型是黃色,也會把比較長的句子標出主詞動詞跟子句。不過不會像小時候念課文那樣看到非常細,主要是大致知道文章在講什麼。
4.一個段落(例如LEVEL 1)做完,全部再當作新的重做一遍(康老師建議可以做3遍,但我礙於時間只做了2遍)。這時候會有很多因為看過有印象,也會有很多其實忘記了然後又犯一樣的錯誤,但助教跟我說「最重要的不是做很多題,而是熟悉題目看出它想要考什麼」(助教本人據說準備一年,每天做三題,最後考超高分)。(如果暴露隱私請幫我刪掉)
5.一開始我一題平均花2.5-3分鐘,後來會慢慢進步。助教說最好可以1.5-2分鐘,但我大概2-2.5吧最後,有些就用猜的然後祈禱是不算分題。
6.後期上電腦+練習不熟悉題型(一定要用電腦介面練習!!)
7.筆記方面,依照老師上課所教,把不同立場的內容分行寫下,換段則畫一條線。檢討時也看看自己的筆記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,會幫助以後寫筆記的習慣。
8.閱讀裡面的單字題跟托福不太一樣,有時真的考很不常用的用法(查字典第13個解釋之類的),因此建議把選項套進內文看看是否通順。
 
【寫作】
教材:
上課講義、新GRE寫作5.5(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CN10814491)
方法:
由於只上衝刺班,一開始寫作文真的很不得法門,後來買了新GRE寫作5.5,照著裡面練習才比較上手。那個月我每天都會寫,一開始一篇寫完加檢討就一兩個小時,一天只能寫一篇,後期就可以一片寫兩篇。再後來覺得Issue比較熟悉Argument還要加強,就每天寫Argument,兩天寫一篇Issue。寫的時候我會在筆記寫下26/24/17.5/11/4.5/2.5/0,表示應該要換段的時間,練習的時候也把自己實際上用到的時間記錄下來,訓練速度感。
 
Issue
一篇至少寫到三個點(共五段)、400字左右,最好可以寫四個點、450字。
1. 一開始練習可以先不用急著寫文章,看完題目後試著抓出可攻擊的點,愈多愈好,然後參考書中,熟悉攻擊方向。
2.接下來就是寫成文章。多寫幾篇後會發現自己比較上手的攻擊方向,後來就不管那篇大多攻擊那些點(例如數字、研究個體數、單一數據來源等)。
3.可以運用來增加字數的技巧包括:
  寫反例:這可以使用邏輯教的他因、有因無果等方法,若原本說“A…所以B…”,就提出If A…, but B is not…”
  反著換句話說:原本說“A…, so B…”,後面加一句In another word, if A is not…, B will not be…”
4.句型: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漂亮句子當段首段尾,省時又漂亮。
 
Argument
一樣也是400-450字。
1.草稿:我試過幾種筆記方式,最後覺得最好用的是畫一個表格,寫(+)(-),把想到的例子都寫出來,然後挑想到比較多的那方支持,就不會站好邊卻發現寫不出例子。
2.內文:按照上課教的topic sentence→explanation→example的順序寫。
3.例子:由於我沒辦法把自己的經驗寫得很漂亮(每次都會花很多篇幅跟時間解釋但表達得不好),後來還是覺得舉外國人熟悉的人物會比較容易。建議每次想到哪個名人以後,就去查一下維基,把跟他相關的關鍵字筆記起來,每次就可以用這幾個舉例。
4.檢討:寫完以後我會自己先想,如果重寫一遍我會有什麼更高級的字可以替換、或者整個脈絡有什麼改變。再來去看書裡面會怎麼寫這個題目,或者別人怎麼寫。
5.每次練習的時候我會按照字神講義後面的分類、選不同的類別寫。每次我會把筆記記錄起來,考前可以複習。因為無法寫到全部題目,考前兩天我把剩下的題目只想筆記全部寫完。考試時就比較熟悉。
6.小組討論:我跟幾個同學建立對話框,每周兩次,選定某篇題目或者某個主題,兩兩互改,每次換夥伴。修改完再上傳到google drive,如此可以參照別人寫同樣主題會怎麼寫。其他科別如果有問題也可以討論。
 
【GRE真經心得分享】
之前衝刺班剛上完比較是建立大概念,真經班則更熟悉題型跟文章架構。字神是建議考前一個月上真經以用來針對考試方向,不過我有延期,所以其實考前滿久就上完,複習的過程真經也佔滿大一部分的。我覺得對於沒有這麼多時間的人這也不失為一個方法啦,有點像大學考試不讀書直接做考古題抓重點的概念, 缺點則是之前提過的少數文章會因為正課上過被跳掉,還有考前沒有一種「我拿到了一個大補帖」的心靈救贖感。此外,真經裡面有些題目真的很難,一開始讀的時候有點挫折,後來才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有點希望的。至於考試當時,好像剛好沒有遇到看過的題目,不過真經班大概是我建立自己考試架構及習慣的大功臣。
 
【讀書計畫】
其實大部分前面都講過了,這裡只想補充一下要花多少時間準備這件事。準備GRE真的滿痛苦的,雖然不像考高中大學壓力這麼大,但也不是期中期末考可以相比的。所以其實這痛苦不要延續太久比較好。我覺得上課部分或許可以花多一點時間不要離考試太近(一天上兩堂真的很想吐),但密集準備最好集中一點,一方面因為有其他事情要忙會沒力氣念書,一方面也是一鼓作氣會比較有幹勁。不過事後回想覺得考這考試算是一種滿大的成長,考完除了很佩服自己,也覺得比較不怕英文了,好像距離去國外生活唸書前進了一大步。(當然我人生中不想再考一次了啦…)
 
【考試當天情況&考場回報】
馬偕護校給人的感覺滿專業的,報到後可以繼續念書,時間快到在把包包上鎖,進考場時可以拿全新耳塞。休息時間會到另一間教室,有準備水跟食物,電腦桌面上會顯示每個人還剩下幾分鐘要回教室,就不用自己一直看錶。缺點是真的很遠。關渡站下了捷運後,還要走大概10分鐘,其中包括爬一點階梯,八月天會流汗的那種,爬到山上覺得剛剛累積的緊張感都快消失了,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請人載會比較舒適。
最後謝謝字神的老師跟姐姐們,對於我這個懶惰又愛問怪問題的學生完全有耐心。
 
【成績單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