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非金融相關科系的考生,在一次偶然間聽到一場演講,講者是位理工背景博士,而在他的履歷中出現CFA頭銜,引起我的好奇,也開啟我考CFA program這條路。也許有人對於CFA program考科如此繁多感到排斥,但對於非本科系的我,卻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規劃,能夠很紮實地學習金融相關知識。
很幸運能夠遇到王祥老師這位良師,他非常有熱忱且能夠將複雜的金融知識,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授,既使是非本科系的我,也能夠了解,記得大學時期有旁修過財報,當時上完後只知道財報很複雜很難,但上過王祥老師的財報後,才知道每個科目是有意義,老師更常舉上市公司例子,把實務跟理論串聯,最後再review講義內容時,就變得很簡單,這對我在理解財報的理論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,更印證老師常說見林再見樹的概念。
我是2021年6月左右開始上錄影帶班,也剛好遇到新冠疫情3級的考驗,補習班開始有線上上課,我也開始在家線上看錄影帶,但憑良心說,因爲非本科的關係,我的進度非常緩慢,有太多知識對我來說是陌生的,但我沒有抗拒,都當作是一種學習,而且把每一項都筆記下來,等到所有錄影帶看完,會再將錄音檔再聽一次,每多看一次,就會越熟悉內容。
而我主要準備方式是將錄影帶看完後,會再聽一次錄音檔,這時候對十科內容,已有基本概念,接下來快速看講義一次(時間不要距離聽錄音檔時間太遠),這樣對於內容會更有印象,雖然已經看過至少三次,但真正遇到題目,還是會有做不出來或是忘記公式的情形,剛開始會有點灰心,但我一直做題目,遇到不懂地方或寫錯地方,把該部分的講義翻出來,該段章節再看過一次,畫一下重點,心態上很認同老師說的話,不要覺得自己做錯幾題,而是想說自己又學會了幾題。
另外,題目則是做課本後面練習題(紙本)及notes題目(電子檔)全部做完,特別提一下,在做notes時,如果寫錯或者概念不是很懂,通常詳解會寫是哪一部分的LOS(它會整理在詳解的前一部分:key concepts),會再看一下並且整理將它寫到講義裡面(講義、題目之間,可以用頁數互相註記,下次看到,就可以同時翻閱),下次做到別題時,若是同一章節內容,就能夠同時看到其他題目整理過的筆記,有助於複習觀念,所以做越多題目,觀念就會一直複習,而越常複習到的地方,其實就會是重要考點。
每一科的準備方式,基本上都以上述模式準備,不管是記憶部份或者是計算部份(level 1基本上觀念居多,計算不難,老師講義的計算很完整,並且涵蓋到level 2部份),Level 1其實不是要考倒學生,而是要考學生對於觀念的熟悉,2022年五月考第一次沒有過,馬上報名11月份,接著就一直做題目,複習觀念,如果在不同科,有類似觀念,也會一起複習,把各科串在一起,對於記憶有很大幫助。